第五十章 曹魏南追-《三国之银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听到对方居然真的临阵换了主将,夏侯渊还颇为震惊,环顾左右说道:“这诸葛亮我不知道是愚蠢还是有胆色,旁人撤兵,不都应该是左右两翼掩护主力撤退,他居然亲率主力断后?”
    司马懿就说道:“因而卑才觉得其中有诈,兴许这就是诸葛亮的计谋。”
    “可即便是计谋,也该符合常理才是。”
    下方张郃忍不住说道:“他领孤军主力断后,若是被我们的主力包围,岂不是自寻死路。”
    在南线战场曹军以夏侯渊、夏侯尚为主。
    但因为曹丕与夏侯尚亲近,因而目前在颍阴南面的魏军主力掌权的是夏侯尚,夏侯渊则坐镇中军。
    不过夏侯渊还是有执掌大军的权力,他沉吟着点点头道:“不错,哪有主力掩护两翼撤兵的道理,我料那诸葛亮恐怕也就是一不知兵的小儿罢了,打打南中蛮夷还行,与我大魏精锐之士,如何能敌?”
    “骠骑将军,还是先谨慎为妙啊。”
    司马懿劝了一句。
    “无妨。”
    夏侯渊环顾左右道:“儁乂、仲权!”
    “末将在。”
    张郃和夏侯霸出列。
    夏侯渊说道:“你各领两万人,自左右两翼包抄敌军主营,再令伯仁正面追击诸葛亮。”
    “唯!”
    二人立即领命而去。
    现在汉军在前线十三万人,曹军则有十五万。
    双方前线对峙的各有五六万左右,然后两翼又各自铺开数万。
    之前双方基本上是隔着颍水对峙,甚至汉军还在前期的小规模交战中取得优势,占据了颍水北面的颍阳城池。
    如今汉军的两翼撤了之后,就露出了巨大的防御空档,他们的两翼就能扑上去,对汉军展开钳形攻势。
    夏侯渊作为积年老将,又怎么可能不会利用这个空隙?
    只是司马懿却觉得诸葛亮再蠢,有法正和庞统在,不太可能会露出这么明显的破绽出来,所以怀疑是计。
    奈何夏侯渊相信自己的判断,不愿意听信他的,他也没有办法,只好随夏侯渊的便。
    当下后方曹军两翼便迅速展开了攻势。
    而曹军不知道的是,诸葛亮其实早在十多天前就秘密来到了前线,之前一直打着张飞的旗帜,是今日临时突然改成了自己的“诸葛”大旗。
    随后在改变旗帜之后,已经准备了十多天的工作迅速做完,汉军扔下营内一些辎重,仓惶一路往南离开了。
    这个时候张郃与夏侯霸才接到命令,前脚他们才带队出发,后脚诸葛亮就撤兵。
    双方有个时间差。
    因为诸葛亮知道他的两翼忽然撤离,对方一定会有点摸不着头脑,在侦查的过程当中,也会因为一直看到张飞的旗帜而感到疑惑。
    等到他忽然换上了自己的旗帜,那么曹军就会以为这是个不懂军事的人在乱操作,很可能立即追击。
    他此时逃跑,不与曹军交战,佯装成仓惶撤离的模样,自然会迷惑敌人。
    那边前线的夏侯尚其实也是一头雾水。
    面对敌人忽然舍弃两翼的古怪招式,夏侯尚与郭淮贾逵等人商议了一下,也商议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    一时犹豫没有立即追击。
    等到下午时分张郃和夏侯霸才从后方赶到,用夏侯渊的手令催促夏侯尚进攻。
    当下曹军主力约六万,加上张郃与夏侯霸带来的四万人,总计十万,铺开从颍水渡河,迅速抵达了汉军营垒。
    此时营寨早就空空如也,十多座纵横连绵的营中剩余来不及带走的辎重和很多攻城器械。
    众人看到这一幕很是不解,敌人既然匆忙撤离,为什么不火烧营垒呢?
    烧了营寨既能阻拦追兵,还能不让物资为敌人所获。
    这里面的情况太诡异了。
    种种迹象表面那诸葛亮的行军好像是一个经验不足的新手,仓促撤兵,根本没什么准备。
    但仔细想想庞统和法正,哪怕是张飞都是积年老将,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才是。
    曹军众将士一时迟疑。
    夏侯尚骑在马背上,眺望着整个汉军南营,身边郭淮贾逵等人在侧。
    正是傍晚夕阳下山,夜幕将至。
    远处距离颖水南岸数里开外的汉军营寨静谧无比,秋风吹动着汉军旗帜,猎猎作响。
    第(2/3)页